第11期
2023年10月31日
※我市财政总收入增幅连续三个月排名全省前三
※市财政局践行“四下基层”大兴调查研究
※市财政局打造“三大课堂”丰富主题教育学习方式
※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力度 破解企业“融资难”
※市财政局多点发力助推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市财政局“两补助一扣除”激励企业研发创新
※市财政局硬举措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仙游县财政局强化资金保障助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荔城区财政局持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城厢区财政局三举措扎实推进财政监督检查
※涵江区财政局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秀屿区财政局多举措加强财源建设
※简讯
我市财政总收入增幅连续三个月排名全省前三
9月止,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95.60亿元,增收25.52亿元,同比增长15.0%,总收入增幅排名居全省第3,连续3个月排名全省前3;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01亿元,增收5.63亿元,同比增长4.7%,地方级收入增幅排名居全省第7;总收入税性比重75.6%,排名全省第5;地方级收入税性比重62.1%,排名全省第4。分县区看,总收入增幅分别为:秀屿96.5%,北岸61.5%,涵江60.3%,仙游20.5%,荔城3.4%,城厢-7.6%,湄洲岛-19.2%;地方级收入增幅分别为:秀屿67.4%,涵江44.6%,北岸20.8%,仙游11.8%,荔城-4.7%,湄洲岛-12.5%,城厢-12.9%。
(预算科、国库科)
市财政局践行“四下基层”大兴调查研究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财政局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坚持边学习边调研,持续掀起调查研究热潮。
10月20日,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志生带队前往城厢区开展调研,了解辖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听取城厢区财政收入运行情况,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陈婷及办公室、预算科、综合科、农业科、债务科相关同志陪同调研。
余志生一行先后前往信唐智创(福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莆田市力奴鞋业有限公司,进车间、看生产、问需求,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询问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
在城厢区政府,余志生与市水利局、城厢区主要负责同志现场办公解决东圳库区搬迁群众个人生活补助及安置房物业费等问题。
在城厢区财政局,余志生详细听取了工作汇报,并现场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余志生指出,当前各级财政趋紧,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坚定信心、直面难题、统筹谋划,全力抓推进、抓落实、抓突破。一要着眼当前抓收官,紧盯年初各项指标任务,抢抓剩下的2个多月时间,凝心聚力、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二要着眼绩效抓质量,紧紧围绕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大资金统筹、压减、调整力度,开源节流,有保有压,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要着眼长远抓财源,着力招大引强,加快土地出让进度,加强资产盘活力度。
局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也结合各自分工,按照调研计划,深入基层扎实有序开展调查研究。
(办公室、机关党办、预算科)
市财政局打造“三大课堂”丰富主题教育学习方式
一是“理论课堂”夯根基。在读书班、党组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的基础上,举办联学会、夜读会,领导下沉领学、支部结对共学,持续兴起理论学习热潮。
二是“业务课堂”强本领。开设“财政业务大讲堂”,局各科室负责人自选主题、轮流登台,解读政策、交流业务、展示成果,帮助干部提素质、增能力、强本领,目前已举办2期。
三是“实践课堂”办实事。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局领导带头深入企业车间、项目现场、村居一线开展调查研究25场次,解决问题4个。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筹集资金1.6亿元,保障市委市政府34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序推进。
(办公室、机关党办)
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力度 破解企业“融资难”
一是扩大覆盖面。“白名单”企业由鞋业类扩展至工业类等10个行业,进一步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范围,实现小微、“三农”等各类市场主体全覆盖。
二是提高担保额。对上年度纳税额超过500万元的“白名单”企业担保额度上限提高至1000万元,对小微等各类市场主体提供20-300万元的融资担保额度。
三是免除抵押物。降低融资担保门槛,企业仅提供纯信用反担保,无需提供抵押物或质押物即可向市再担保公司申请融资担保服务。截至9月底,市再担保公司在保企业2615家,在保余额39.28亿元,位列全省单个担保机构第3名,融资担保放大倍数达6.6倍。
(金融外债科、金控公司)
市财政局多点发力助推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一是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拨付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资金8748万元,用于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补助、老区发展等,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
二是支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拨付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1270万元,用于粮食生产补贴,扶持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等产业,促进我市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三是支持提升农村宜居环境。拨付中央水污染防治等专项资金1.46亿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奖补、土壤污染防治、海漂垃圾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水污染防治等,有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农业科、资源环境科)
市财政局“两补助一扣除”激励企业研发创新
一是落实高企认定奖励补助。推动“高企倍增”计划,积极扶持科技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2022年通过认定的14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励补助2235.4万元。
二是实行知识产权奖励补助。加大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方面奖补力度,对2022年新认定的28家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企业给予奖励补助310万元。
三是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今年来共有162家企业申报加计扣除424.67万元。
(教科文科、行政科、税政条法科)
市财政局硬举措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一是“零成本”减轻负担。免费提供电子文件,支持使用电子保函等非现金形式缴纳投标保证金,让企业少掏钱得实惠。今年来共为企业节约纸质文件7000余份,减免投标保证金7856.35万元。
二是“少跑腿”提升效率。将实体开标大厅“搬”至线上,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招投标,直接在线实现合同签署,有效解决企业来回奔波等问题。今年来企业参与线上招投标1385家次。
三是“不见面”公平竞争。探索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模式,由系统随机分配场地、随机抽取专家,在线查看标书、在线同步打分,以信息化手段破除“地域壁垒”,打破评审专家“小圈子”“熟面孔”等问题。
(采购办)
仙游县财政局强化资金保障助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一是资金谋划“准”。配合县住建部门摸清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底数,建立项目储备库,精准上报纳入中央和省级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年度计划。2023年已争取中央及省级财政补助9578万元,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5亿元。
二是资金下达“早”。2023年全县共安排6个棚户区及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总投资22.7亿元。年初及时下达202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5587万元、县级配套资金400万元,有力保障改造任务推进。
三是资金监管“严”。在预算安排中优先保障安居工程项目资金,适时调整预算增加投入资金保障力度。对于新增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立项前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预算资金400万元以上项目支付前,严格审核项目建设是否达到绩效目标管理要求及资金投入产出效益目标的实现程度。
(仙游县财政局)
荔城区财政局持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一是加大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力度。规范财政支农项目申报工作,认真分析上级项目资金申报指南,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1-10月,共争取上级专项资金8579万元,为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大资金活力。
二是积极落实各项惠农补助资金。1-10月,共拨付各类惠农补助资金1154.71万元。其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858万元、农机购机补贴资金133万元、移民直补到人资金95.46万元、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补贴68.25万元,有效调动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三是全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1-10月,共拨付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5886.89 万元。其中,乡村振兴试点资金 3013.45万元、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 2873.44 万元,用于保障省级试点村2023年试点示范专项项目、对口帮扶、老区乡村振兴等建设。
(荔城区财政局)
城厢区财政局三举措扎实推进财政监督检查
一是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开展预算执行监督专项检查,对2022年以来减税降费、基层“三保”等7个领域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细化19项转移支付和5项部门预算资金的重点监督事项,确保检查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二是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加强对各预算和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抽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自然资源局等3家单位,重点关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情况、“三公”经费、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问题,截至目前,已督促整改问题12个。
三是加强代理记账行业监督管理。开展代理记账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共核查代理记账企业115家,处理10家,有效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城厢区财政局)
涵江区财政局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筑牢基础。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及义务教育“四免一补”政策,1-10月,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支出1088.30万元。
二是全面改薄。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1-10月,已支出975.71万元,专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及薄弱学校改造建设。
三是扶困助学。建立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高中家庭困难学生减免学费、高中助学金、中职国家助学金、中职免学费等已支出395.04万元。
(涵江区财政局)
秀屿区财政局多举措加强财源建设
一是定期分析研判,强化财源评估。积极协调税务部门,加强对LNG、燃气电厂、佳通轮胎等重点企业分析研判,密切关注丰驰鞋业、天石源、聚力电机等新招商落地企业税收贡献情况,摸清税收底数,提高收入预见性。
二是持续跟踪服务,强化财源涵养。主动靠前服务,优化服务企业水平,切实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引导企业扩大投资生产,助推企业持续增产增效。
三是严格收入征管,强化财源尽收。认真分析收入征管的薄弱环节,及时清理欠税,做到依法征收,确保应收尽收。1-10月,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6.82亿元,同比增长101.4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88亿元,同比增长70.1%。财政总收入及地方级收入增速均居全市第一,财政收入增幅连续10个月实现2位数快速增长。
(秀屿区财政局)
简讯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财政局积极创新举措,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10月7日,我市城厢区医院物业管理服务采购项目及厦门、福州3个政府采购项目依托省政府采购网上公开信息系统,随机抽取莆田、南平、厦门、福州四地市评审专家同时开展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这是我市政府采购项目首次实现跨地市线上异地评审。据悉,远程异地评审由系统随机分配副场地,随机抽取指定数量的专家,完成同一项目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政府采购项目评审工作,打破了传统政府采购地域空间限制。同时,提高了项目评审的公平性、公正性。
(采购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