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七届人大五次
会议文件(十四)
关于莆田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年1月13日在莆田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莆田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莆田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提请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
(一)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工作情况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市财政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着力推动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提质增效。二季度起,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全市经济稳定复苏,财政收入在3月份“触底”后,开始逐月回升,呈现恢复性增长势态,4月份起,全市财政收入降幅逐步收窄;7月份起,当月收入实现正增长;11月止,全市地方级收入成功转正;12月止,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收入双双转正;财政总收入增幅和地方级收入增幅分别居全省第二位和第三位。
1.积极作为,挖掘潜力,财政收入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一是派专人直接参与、协调、推进经营性土地的收储和出让。在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地块出让的时间表、路线图,派专人专职负责跟进,多次协调土储中心、市园林局等相关单位,列出问题清单,召开专题会议集中研究解决方案。统筹办事流程,压缩串联环节,争取时间最快、效率最高,3月26日霞林公交南站西侧地块实现“节后第一拍”,成交价7.94亿元,溢价率89%。深度介入、持续跟踪绶溪公园二期片区地块一等经营性地块的收储和出让工作,反复调研、提前谋划、精准测算,绶溪地块于11月23日出让,成交价34.6亿元,溢价率9.8%。这些地块的顺利出让,为疫情后经济社会有效运转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二是创新协调机制,跟踪法院涉诉资产拍卖清算处置工作。由财政牵头,携手联合税务、法院,对财产拍卖涉及的税费、企业欠税等情况摸清底数并分门别类,对未执行到位的案件涉税要求税务部门和县区财政部门及时跟进,掌握动态,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全年共跟踪28笔涉诉资产事项,资产总额18.3亿元,缴纳各项税收2.2亿元。其中:“正大锦城”房产项目一次性缴纳税收8698万元。财政、法院、税务联合这一做法在全省尚属首次,目前已在全省推广。
三是继续推进总部经济政策,维护好平台经济税源。主动服务现有物泊物流、豆讯科技等总部企业,全年共入库总部相关税收超20亿。其中:物泊科技10亿元。
2.迅速响应、靶向发力,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特殊时期,财政部门强化责任担当,立足本职、主动作为,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充分发挥积极财政加力提效作用。
一是全省首家率先设立复工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提振企业复工复产信心。市级财政安排526万元,为全市2019年度纳税500万以上的复工复产工业企业购买为期半年的保险,涵盖企业173家员工约10万人,参保企业2019年度纳税总额占全市工业企业纳税总额的93%,企业按照规模最高可获得理赔金额达100万元。县区财政共安排460万元,对纳税100万元以上的全部工业企业同样给予保险,受益企业350家,有效提振企业复工复产信心,解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经验做法得到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并由省财政厅、工信厅联合发文在全省推广。
二是创新推出存量贷款余额利率减免优惠政策。为461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2019年度纳税100万以上民营中小微工业企业实行存量贷款余额利率减免,协商对接5家商业银行开展减免工作。在企业与银行原先签订的贷款利率基础上对其2月份贷款利率减50个基点、3月份贷款利率减25个基点、4月份贷款利率减25个基点,涉及存量贷款余额共计37亿元。
三是推出“农惠保”融资担保业务。牵头市再担保公司与市农商行共同推出“农惠保”融资担保业务,主要服务对象为“三农”客户、个体工商户以及小微企业。由市再担保公司为符合条件的上述企业及农户提供融资担保,莆田市农商银行给予利率优惠,即信用担保类年利率降低不少于3个百分点,抵质押类年利率降低不少于1个百分点,共减免利息1119万元。在原授信3亿元全部用完基础上,再追加授信担保额度至5亿元,目前在保余额3.2亿元,全部免收担保费,减免担保费320万元。全年共为全市1862家(1872笔)服务对象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在保总余额19.3亿元,居全省第一,同比增长9倍;放大倍数为3.5倍,在市本级担保机构中位居全省第二。
3.主动担当,统一谋划,落实“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
一是围绕“旧城改造城市更新”片区改造项目,组织专人专班,下沉到各县区指挥部征迁一线,掌握每一个片区的征迁经费筹集保障情况,指导县区做好财力测算和综合平衡,坚持算大账、算总账、算长远账。主动承担起“跨溪南进建设高铁新城”的资金筹集任务,在财政主导下,推动财政+国企+金融的融资模式,由财政统一筹划所有收支,市场化运作,自求平衡、滚动发展。同时,指导并牵头对接债券申报、政策性银行、商业金融机构等,策划市场融资,解决部分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二是理顺园区财政管理体制。鼓励开发区财政试行独立核算机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支持开发区设立一级国库。开发区财政收入按照增量以开发区为主的方式,三年内全部返还开发区。经营性用地出让收入,经扣除法定费金和成本后,市、县(区)两级分成部分全额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期限三年。
三是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靠前服务、积极谋划,围绕“大招商、招大商”工作部署,精准制定个性化招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项目引入评估决策机制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有效助力招商工作。立足一线招商,多次赴宁波、杭州和衢州等地,对接立昂微公司设立合伙企业,取得较好效果。
4.严控风险,精准投向,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一是积极争取债券资金。 抢抓国家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政策机遇,建立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库,切实做好、做细、做实债券需求申报工作,提高项目申报精准度、命中率。聘请专业团队参与项目前期策划、包装,深挖项目收益点,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协调加快立项、用地、可研等前期手续办理,确保债券资金到位后立马落地见效。今年来,全市共争取到债券资金202.6亿元,其中新增债券资金163亿元,走在全省前列。资金全部安排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生态环保、教育、医疗卫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共118个项目,充分发挥债务资金稳投资、补短板作用。
二是实时跟踪政策前沿。敏锐把握今年新增赤字和特别国债共2万亿的政策动向,早部署,早谋划、早筹备,与财政部、财政厅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以争取更多债券份额及政策倾斜,全市共获得特别国债61763万元,特殊转移支付94675万元。上述资金通过中央直达,下达高效、投向精准、监管严格,在支持减税降费、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科学防范债务风险。将有效防控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要政治工作来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化债,严格规范各级政府举债融资。对个别县区存在的逾期还本付息风险提前预警,分析原因,出谋献策,逐一细化各项化债举措,形成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初步方案,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岗,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政府债务风险底线。
5.科学统筹,有保有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一是减负担、助企业,政策红利再加码。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企业税费负担,全市实现各类减免税56.9亿元。积极贯彻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租金减免政策,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为1808户承租户减免租金计4623万元。综合运用财政贴息、奖补、基金等方式,共拨付1110万元,对3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补助;下达人才专项资金3123万元,主要用于“壶兰计划”、“稳鞋企促升级”等人才政策,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二是兜底线,稳投入,民生保障再夯实。持续加大对三大攻坚战、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等重点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做好关键时点的民生保障改善工作,全市民生类支出完成182.4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2%。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69元提高到74元,共拨付补助资金1.7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5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550元,共拨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11.2亿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138元提高到145元,共拨付补助资金6.1亿元;拨付困难群体生活补助资金3.53亿元、疫情防控、公立医院改革补助、社会资本办医补助、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等补助29635万元,社会困难群体医疗救助6943万元。
三是控增量、盘存量,支出结构再优化。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会议培训和差旅费,确保因公出国(境)经费和差旅费经费比上年压减50%以上;公务接待和会议培训支出比上年压减60%以上,大力压减本部门非刚性非急需支出,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严格执行财政存量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在2019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7.2亿元的基础上,再盘活财政存量资金4.6亿元,全部用于全市“六稳”“六保”、高质量发展、民生工程等发展急需的项目。
6.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推进莆田市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市与县(市、区)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科学合理划分市与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将适宜由市级政府承担的财政事权上划,将适宜由县区政府承担的财政事权下放,减少市级代决策事项,使基本公共服务受益范围与政府管辖区域保持一致,激励县区政府尽力做好辖区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和保障。
二是加强预算绩效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绩效监控审核,预算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涉及 773个项目,预算总规模90.53亿元;强化监控结果运用,对监控中发现292个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绩效目标无法完成的项目,要求部门及时纠偏。
三是全面提升评审效率。全年共审结工程项目140个,总送审造价计47亿元,审定造价为43.3亿元,净核减造价为3.7亿元,平均核减率为8%。
四是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进通用项目集中采购工作,对能够集中带量采购的计算机、打印设备、空调、复印纸等四类通用办公设备开展批量集中采购,预算总金额1484万元,中标金额1043万元,节约资金441万元,节约率29.7%。建立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对政府采购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中的禁止内容进行汇总,列举表现案例,增强实用性和示范引导效果。
五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持续推进“1+X”专项督查工作,紧盯重点环节、关键环节,主动选择大额使用专项资金、结余资金金额较多的一级预算单位作为检查对象,共完成对 10家单位的检查工作,共发现问题线索1条,移交线索1条,共追缴收回资金6322万元。
六是在全省率先启动市级非税收缴电子化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5月8日福建首张市级非税电子票据在我市启用,截止10月,已全面完成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任务,全年市本级267家行政事业单位共开出电子票据217441张,涉及金额45849.6万元,财政电子票据改革成效明显。
七是规范有序推进PPP项目。全市录入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项目总数38个,入库总投资381.4亿元,其中:完成合同签订落地项目共24个,总投资325.3亿元。
(二)2020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市七届人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代编预算232亿元,增长2.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亿元,增长2%。全市支出预算192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算30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亿元,安排支出预算资金45.1亿元(含已列支结余资金0.4亿元)。预算执行中, 因政策调整等因素及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等原因,对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市本级财政收支预算进行调整。调整后,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算30亿元保持不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5亿元。支出预算50.7亿元,加上从清理收回存量资金中安排的支出0.34亿元,当年实际共安排支出51亿元。
根据快报统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31.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下同)的99.7%,增长2.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1亿元,完成预算的100.8%,增长2.8%。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6.1亿元(含当年上级专款和上年结转支出),同比增长8.6%。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8.9亿元,完成预算的96.3%,下降3.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5.5%,下降3.1%。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3亿元(含当年上级专款和上年结转支出),增长12.8%。
2020年全市预算收支执行具体情况如下: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受疫情冲击叠加各类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全市财政总收入与年初预算略有差距,主要是: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复工复产的应对措施,但由于部分重点税源企业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有一些缺口;部分重点项目仍处于增值税抵扣区间,未能形成较大税收贡献;几个主要县区均未能按序时目标完成收入。
(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公共安全支出增支3.1亿元,增长33.1%;教育支出增支3.2亿元,增长5.6%;卫生健康增支4.5亿元,增长16.3%;社会保障和就业增支5.1亿元,增长19.6%;交通运输增支4亿元,增长76.7%;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增支1.7亿元,增长20.6%;商业服务业增支1亿元,增长34.2%;自然资源海洋气象增支2.3亿元,增长128.1%。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4.5亿元,完成预算(236.3亿元)的69.6%;同比增收24.7亿元,增长17.7%。其中,土地基金收入160亿元,完成预算(232.9亿元)的68.7%;同比增收24.9亿元,增长18.4%。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280.2亿元(含当年上级专款和上年结转支出),同比增支120亿元,增长75%,主要是地方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增支132亿元。其中,全市土地基金支出 262.5亿元,同比增支106.6亿元,增长68.4%。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38.2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157.8亿元)的87.6%,同比增收31.7亿元,增长29.7%。其中,土地基金收入134.8亿元,完成预算(155亿元)的86.9%,同比增收31.9亿元,增长31%。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72.5亿元(含当年上级专款和上年结转支出),同比增长67.8%。主要是地方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增支34.8亿元。其中,土地基金支出65.9亿元,同比增支25.1亿元,增长61.4%。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503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9.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5343万元,增长34.8%。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346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0%,全部调入一般预算。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43042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0.9%;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43042万元(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市、县区级分别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县区级统筹,所以县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县区编制)。
以上预计数在决算编制中可能还会有所调整,决算编成后再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批。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要清醒的看到,财政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新阶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房地产调控影响持续,传统财源增量有限,新兴财源成长较慢;二是支出刚性持续攀升,重大招商项目落地、重大基建项目开工、城市更新提升等重点领域资金需求快速增长,财政收支压力凸显;三是政府债务虽然控制在省定限额范围内,但个别区到期应偿还的政府债务过于集中,偿债压力加大;四是部分支出政策针对性不强,支出结构固化、资金效益不高、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依然存在,促改革、提绩效、强监管仍然任重道远。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2021年预算草案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既要看到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总体趋势,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也要看到面临的风险挑战之复杂前所未有,财政收支之矛盾前所未有,深化改革之紧迫前所未有,正视困难问题、增强必胜信心,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积极稳妥、科学合理地编制2021年预算。
做好2021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提质增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提升财政治理能力,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落实赶超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2021年预算安排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统筹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影响,实事求是编制2021年收入预算,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二是量入为出优化支出结构。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削减低效、无效和沉淀的资金、政策;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把更多资源用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上。三是切实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界定政府保障范围和支出标准,安排支出预算要符合我市实际,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一)2021年财政政策和市级财政支出重点
1.安排12亿元,支持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其中:市级财政安排相关惠企资金8亿元,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重大技术攻关,推动“343”重点产业创新升级行动。突出开放招商,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开展“全闽乐购”促消费活动;促进外贸稳中提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减税降费政策,精准帮扶企业降本增效,提升企业降本减负的获得感。安排人才专项资金3000万元,强化引才引智资金保障,落实各项人才扶持政策,全面打造人才生态。鼓励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平台化转型,培育新经济新业态。
2.安排65亿元,支持新城建设与旧城更新,提升城市成长品质
其中:安排44亿元,加快实施土地收储,推进木兰溪南岸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沟头、龙德井、绶溪等片区改造,做好城市风貌管控。安排9亿元,继续推进莆田学院新校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老年文体教育中心、市委党校新校区和公安基础设施等公共建设。安排1.5亿元,推进木兰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加快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安排7亿元,加大历史建筑保护力度,推进迎宾大道品质提升及公路干线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湄洲岛建设。
3.安排37亿元,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
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促共进,使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可持续地惠及全体市民。其中:安排教育支出11.5亿元,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提升教育质量为导向优化经费投向,重点保障普惠性幼儿园办学、落实教师待遇等,加快打造教育强市。安排卫生健康支出4.6亿元,继续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费,统筹开展医保政策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分担机制,逐步推动我市待遇标准与国家政策相衔接,助力建设健康之城。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亿元,合理提高困难救助标准,完善残疾人补贴政策,强化民生政策托底。
(二)2021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以及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收入预算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留有余地,支出预算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厉行节约的原则,对2021年全市及市级预算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代编预算243亿元,增长5.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亿元,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下级体制结算净收入及各项财力补助等,预计全市可安排支出预算总财力211亿元(不含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相应安排支出预算211亿元。
市本级财政总收入预算30.5亿元,增长5.6%。其中,地方级收入20.3亿元,增长6%。地方级收入加上上下级体制结算净收入及各项财力补助等,预计市本级可安排支出预算总财力40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及其他资金16亿元,可安排支出预算56.07亿元,加上从已列支结余资金中安排0.95亿元,实际可安排支出共57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3亿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提供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支出。
(2)公共安全支出9.7亿元,主要用于公安政法等公共安全事务支出。
(3)城乡社区支出1.8亿元,主要用于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更新改造等支出。
(4)农林水支出2.6亿元,主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支出。
(5)住房保障支出0.5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维护管理、中低收入群体住房租金补贴等。
(6)预备费5600万元,主要用于预算执行中处理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开支。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代编预算272.8亿元,增长65.8%。其中,土地基金收入预算268.6亿元,增长67.8%。政府性基金支出代编预算272.6亿元,增长50.9%。其中,土地基金支出预算254.3亿元,增长49.1%。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243.1亿元,增长75.9%。其中:土地基金收入255亿元,扣除“两金”提取费用等15亿元,实际土地基金收入240亿元,增长78.1%;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114.3亿元,增长10.4%;其中,土地基金支出111亿元,增长100.4%。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044万元,相应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044万元。
汇总全市预算,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8911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支出38911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保基金预算收入538210万元,当年社保基金预算支出512530万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252884万元,比上年增长4%;基金支出252884万元,比上年增长5%。
需要说明的是,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市本级 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初步审查意见,我们已吸纳至 2021年预算草案和工作中。
(三)扎实抓好2021年预算执行
为完成2021年预算任务,我们将持续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夯实财政管理基础,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确保全年预算目标顺利完成。
一是聚焦固本培源,抓好收入组织。有力服务和保障招商引资工作,把好企业入门关,优化重大产业项目投入模式,促进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投产。跟踪重大财税改革、产业政策动态,监控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营收、税收变化, 科学研判财政收入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建议。完善新经济、新业态服务模式,培育新的税源增长点。依法依规组织收入,落实各项提高收入质量的政策措施。
二是着力节支提效,强化资金监管。坚持党政部门带头过“紧日子”,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高支出有效性和精准度。聚焦民生补短板等社会热点和保障重点,加强重大政策、部门内控执行情况监督,推动部门堵塞管理漏洞。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进一步完善资金使用绩效考核结果与部门预算编制挂钩机制。
三是突出规范有效,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严格新增支出政策评估论证,防止支出范围无序扩大和制定超越财力水平的政策标准,避免政策攀比、资金重复安排。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额度,优化债务期限结构,拓展合规举债“前门”。健全举债与偿债能力相匹配的政府举债融资制度,加强风险监测、落实责任追究,堵住违规融资 “后门”。算好重大项目和片区开发“平衡账”,加快平衡用地收储,确保债务偿还有来源。积极通过专项债和市场化方式筹资,保障新城建设、旧城改造等有一定收益的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各位代表,做好2021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大会各项决议,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努力完成全年预算任务,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